1.“一诺千金”的下一句是什么
“一诺千金”的下一句是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
本句词出自:西汉·司马迁的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。一诺千金的故事主要是讲: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,他特别讲信义。
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,无论有多么困难,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。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:"得黄金百(斤),不如得季布一诺(得到一百两黄金,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)"。
后来,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,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。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。
所以刘邦下令,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,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。但是,季布重信义,深得人心。
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,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。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,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。
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,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。不仅如此,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,请他解救季布。
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,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。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,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,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。
不久刘邦还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。后来人们就用“一诺千金”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,说话算数。
在“一诺千金”的故事中,讲信用让季布死里逃生。反之,不讲信用则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。
那个在山上放羊喊“狼来了”的孩子,就是因此而丧生的。他屡次喊“狼来了”,人们上山救他却扑了空;后来,狼真的来了,任凭他怎么大声喊,再也没人相信他了。
信用是多么宝贵啊!我们可以失去金钱,因为可以再赚;可以失去工作,因为可以再找;但一旦信用失去了,就难以挽回了!因为,失去信用就意味着失去一切。
2.成语“一诺千金,一言九鼎”后面一句话是什么
“一诺千金”与“一言九鼎”是两个成语,不存在下一句。
近义词
1. 言而有信[yán ér yǒu xìn] :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
2. 诚至金开[chéng zhì jīn kāi] :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
3. 一言为定[yī yán wéi dìng] :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
4. 抱诚守真[bào chéng shǒu zhēn] :抱:存在心里。 志在真诚,恪守不违。
5. 修辞立诚[xiū cí lì chéng] :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。
6. 闲邪存诚[xián xié cún chéng] :闲:防备,禁止。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
7. 金口玉言[jīn kǒu yù yán] :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。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(用在讽刺)。
8. 驷马难追[sì mǎ nán zhuī] :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
9. 言信行果[yán xìn xíng guǒ] :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 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
10. 诚心诚意[chéng xīn chéng yì] :形容十分真挚诚恳。
反义词
1. 食言而肥 [ shí yán ér féi ]: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2. 自食其言 [ zì shí qí yán ]:指说了话不算数。
3. 背信弃义 [ bèi xìn qì yì ]: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4. 违信背约 [ wéi xìn bèi yuē ]:背弃约定,毫无信义可言。
5. 出尔反尔 [ chū ěr fǎn ěr ]:尔:你;反:通“返”,回。原意是你怎样做,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。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,前后自相矛盾。
6. 阳奉阴违 [ yáng fèng yīn wéi ]:阳:表面上;奉:遵守,听从;阴:暗地里。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,表面上遵从,暗地里违背。
7. 心口不一 [ xīn kǒu bù yī ]: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。 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8. 巧舌如簧 [ qiǎo shé rú huáng ]:舌头灵巧,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。形容花言巧语,能说会道。
9. 巧言令色 [ qiǎo yán lìng sè ]:巧言:花言巧语;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花言巧语,虚伪讨好。
10. 口血未干 [ kǒu xuè wèi gān ]: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 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